湘潭生物机电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专业建设 - 湘潭生物机电学校

立德树人 精艺图强

学校公众号

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专业建设
湘潭生物机电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13-09-01      来源:          

一、专业设置的市场调查
职业技术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应以技能培养为主要目标,这种技能型人才又是建立在“职业”与“技术”基础之上的,所以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更应注重“职业”与“技术”相结合,提高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体现职业技术学校的技能特色,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专业是当今社会最为普及的专业,如何办好这一专业,体现这一专业的特色,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学校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教研组成员一致认为应该在专业课程结构的设置上,积极探索,大胆改革,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办学之路。全教研室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对湘潭市百余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计算机人才需求市场调查,有针对性地对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社会调研,以求我们的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更贴近企业的用人要求,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提高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就业质量。
(一)职业教育中计算机类专业的现状
目前,湘潭市各职业学校都开设有计算机类专业,但从人才市场提供的人才供需情况数据分析,社会对职校层次的计算机类专业的人才需求排位也逐年下滑。从湘潭市各职业学校计算机类各专业近两三年的招生、就业情况数据来看,报读计算机类专业的考生逐年减少、毕业生就业对口度逐年下降,这除了企业对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准入门槛的学历要求比较高外,职校毕业生对工作的责任心不强、团队意识淡薄、自主学习能力低和专业技能不过硬等,都是制约其就业质量低的重要因素。另外,学生对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兴趣、教学内容与企业应用有脱节、实验设备不足等众多因素,也影响了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职业学校计算机类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相当严峻的困境。
(二)企事业单位对职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的要求
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教研室成员带着问题,走访了调研单位。由于我们诚恳与虚心,各企业单位接待部门的负责人和相应技术人员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支持与配合,将他们在使用“计算机应用”专业职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职业群(文员、电脑销售人员、微机硬件维护技术员、系统维护技术员和网络维护技术员、网站管理与维护人员)、职业能力要求(对毕业生的要求: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有过硬的职业技能)向我们作了全面的描述,为我们今后教学内容的调整提供了第一手的材料。
(三)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目前存在的困惑
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目前在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与企业的要求是基本吻合的;但职业素养教学课程偏少,实训教学中设备数量、性能略显不足(欠缺维修用的高配置台式微机及笔记本电脑),教学中也缺乏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对其责任心、团队意识、人际沟通、社交礼仪等培养更显得不够,造成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出现自由散漫、单兵作战、专业能力不强、自主提高不快等现象,以至难令企业称心和放心,成才率不高,被辞退率不低,就业质量不高,间接造成该专业招生情况不理想。
(四)对策与实施
要提高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与成才率等,我们必须从该专业的就业定位、教学计划设置、教学内容确定、实验室的建设和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等进行必要的改革。
1、就业定位:我们就以企业的需求制定该专业的就业定位,也就是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群就是文员(含收费员)、电脑销售人员、微机硬件维护技术员、系统维护技术员、网络维护技术员、网站管理与维护人员等岗位;
2、教学计划、内容设置:我们必须顺应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以实用、够用,并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确定教学内容,也就是企业需要什么我们教什么,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和我们的教学成本。根据职业群,制定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等两大类的教学内容;
3、实验室建设:为了确保职业岗位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计划的实施,我们必须根据各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配套建设相关的模拟岗位实训设施,如应用软件使用技能实训室、微机组装与维修实训室、网络组建调试与维护实训室、办公设备使用与维护实训室等。
4、实施模式:我们将根据“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职业岗位任务分为若干教学阶段(由于学生较少,各阶段线性纵向进行),每一阶段进行某一职业岗位任务所要求的职业素养和技能的模块教学,务必使学生通过接受该职业岗位任务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教育后能胜任该职业岗位的工作,增加实训课时,提高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业质量的目的。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具有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计算机系统管理、维护和应用操作人员。
 
三、学制及招生对象
学 制:全日制三年
招生对象:面向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招生
 
四、专业服务面向工作岗位
主要工作岗位:
1、信息处理
2、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3、网络管理与维护
4、图像合成
5、广告设计
5、网页制作
 
次要工作岗位:
1、办公文秘
2、电脑销售
 
相关工作岗位:
1、企事业单位计算机应用工作;
2、其他计算机相关工作。
 
 
 
 
五、基于工作岗位要求能力、素质和结构分析
1、基本素质(见图1)




六、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资格证书和课程对应体系
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即突出工作任务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课程设置与工作任务相匹配,按照工作任务的关联性与逻辑关系设计并确定课程体系、划分课程门类、排列课程顺序,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课程体系结构从学科结构向工作结构的根本性转变。把工作任务分析的结果转化为课程门类,挑选出可单独成课程的工作任务单独设课,对不能单独设课的其它任务,根据工作任务的相关性对应相同课程形成任务课程,并根据工作任务课程在专业中的教育价值给定课时数,最后在依据工作任务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课程体系。专业核心课程主要由任务引领型课程和综合职业素质课程组成,并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专业核心课程覆盖该专业的所有工作项目。其课程内容所涉及的是各个项目的典型工作任务。
1、计算机专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根据当前职业教育研究的已有成果,借鉴中职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经验,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特别是在访谈行业专家,整合不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专家小组认可的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分析表。(见下表)
             计算机专业主要岗位工作任务分析表
工作岗位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信息处理 1、  信息收集
2、  信息录入
3、  数据处理
1、  调查研究、分析问题和总结归纳
2、  熟练的中英文录入
3、  数据库系统的运行与管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1、计算机销售
2、计算机组装
3、计算机维护
1、客户接待与了解客户需求
2、组装方案设计
3、硬件组装与软件安装
4、计算机病毒防护与系统安全
5、系统的优化与备份
6、计算机故障的诊断与维护
网络管理与维护 1、  网络基础设施管理与维护
2、  网络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3、  网络用户管理与维护
4、  网络机房管理
1、  确保网络通信传输畅通
2、  网络安全保密管理
3、  建立信息存储备份系统
4、  掌握电缆布线和供电线路安排
平面制作 1、  图像合成
2、  广告设计
1、  能够进行图像处理与绘制平面图像
2、  能够设计Flash动画
3、  能够使用交互式多媒体制作软件
网页制作 1、网页设计
2、网站管理
1、网站的规划与设计
2、网页界面设计与页面的制作
2、动态网站编程技术
3、网站安全与发布

 
2、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2-1、课程模块
课程设置以工作任务主导,课程模块分为基本素质课程、职业素质课程、职业岗位任务(技能)课程、职业实践课程。其中职业素质课程、职业岗位任务课程、职业实践,都是培养胜任专业岗位工作任务必备能力和素质的必需课程。





说明: 职业资格考证代码: ① 湖南省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② 湖南省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 ③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相关模块的考试
 
2. 教学周数分配表(单位:周)
学期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考试 毕业教育 合   计
顶岗实习 毕业设计
18    
18
2   20
18     2   20
18     2   20
18     2   20
  18   2   20
    18   2 20
 
 
3.计算机专业三年制中专教学计划分学期进程表
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总学时 本学期学时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周学时 考试 考证 剩余课时
职业生涯规划 36 36 36   2 考查   0
语文 144 72 72   4 考试   72
数学 144 72 72   4 考试   72
英语 72 72 72 0 4 考试 考证 0
体育 72 36 2 34 2 考查   36
计算机应用基础 72 72 36 36 4 考查 考证 0
中英文打字 108 72 8 64 4 考查   36
Coreldraw 72 72 36 36 4 考试 考证 0
 
 
第二学期(表一)
课程名称 总学时 本学期学时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周学时 考试 考证 剩余课时
职业道德与法律 36 36 36   2 考查   0
语文 144 72 72   4 考试   0
数学 144 72 72   4 考试   0
体育 72 36 2 34 2 考查   0
Photoshop 180 72 36 36 4 考试 考证 108
办公自动化 72 72 36 36 4 考查 考证 0
常用应用软件 72 72 36 36 4 考查   0
工程制图/CAD 72 72 36 36 4 考试 考证 0
 

第三学期(表一)
课程名称 总学时 本学期学时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周学时 考试 考证 剩余课时
经济政治与社会 36 36 36 0 2 考查   0
Photoshop 180 108 36 72 6 考试 考证 0
Flash 108 108 36 72 6 考查 考证 0
Dreamweaver 72 72 36 36 4 考试 考证 0
Visual Basic 108 108 36 72 6 考试   0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72 72 36 36 4 考试 考证 0
 
 
 
第四学期(表一)
课程名称 总学时 本学期学时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周学时 考试 考证 剩余课时
哲学与人生 36 36 36 0 2 考查   0
中英文打字 108 36 0 36 2 考查   0
图像合成技术 108 108 36 72 6 考试 考证 0
广告设计 108 108 36 72 6 考试 考证 0
网页制作 108 108 36 72 6 考试 考证 0
计算机网络技术 108 108 36 72 6 考试 考证 0
 
 
八、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一)理论课程
1、计算机原理 (72学时)
本课程为计算机硬件核心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寻址方式,存储、控制和运行工作原理,总线结构,中断系统,接口工作原理,汇编语言及编程方法等,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2、编程语言基础(128学时)
本课程为计算机编程导论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编程语言的特点、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编程技巧和方法以及简单的功能调用等,使学生学会使用高级语言编制应用程序、上机调试及运行程序。
3、数据库应用基础 (108学时)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基本概念与应用方法,数据库的用户界面、命令格式、功能及使用,建立数据库,查询、修改与统计数据,自动生成数据库,建立多媒体数据库以及运用基本概念编写应用程序等,使学生学会数据库的使用与基本维护等。
4、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108学时)
本课程为综合性实践课程,学习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装、调试与维修。主要内容包括PC机组装、硬故障检测与排除、软件安装、软故障检测与排除等,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组装与基本维修方法等。
5、计算机网络技术 (72学时)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数据通信基本原理、常用通信设备、计算机网络组成和分类、ISO/OSI、局域网原理和网络互联技术、TCP/IP、Internet与Intranet、网络管理、网络安全技术等,使学生掌握网络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6、多媒体技术应用 (108学时)
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数据压缩技术、多媒体硬件与软件、多媒体数据库、多媒体应用开发技术、多媒体开发工具使用等,使学生掌握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7、平面设计基础 (108学时)
本课程是综合性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素描、色彩、平面构成等美术课程,平面设计软件课程等,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平面设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8、Internet应用 (72学时)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Internet应用技术、网络主页的设计工具及使用方法、网络主页的设计与制作、网站维护等,使学生掌握Internet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实践教学
1、信息处理岗位实训(1周)
(1)在收集信息过程中,具有分析问题、总结归纳的能力。
(2)熟练掌握信息录入的技能。
(3)掌握应用数据库软件处理信息的技能。
2、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岗位实训(1周)
(1)通过市场调查,掌握根据不同要求,配置不同计算机的方法;
(2)掌握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安装方法及步骤;
(3)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安装方法及步骤;
(4)熟练掌握多媒体计算机故障处理的方法。
3、网络管理与维护岗位实训(1周)
(1)掌握局域网组建的方法。
(2)掌握使用工具软件管理局域网的方法。
(3)掌握局域网访问Internet的方法。
(4)掌握实现网络安全的方法
4、平面制作岗位实训(2周)
(1)掌握图像编辑技术
(2)掌握图像合成技术
(3)掌握广告设计方法与技巧
5、网站管理与维护岗位实训(2周)
(1)掌握网页界面设计与页面的制作方法与技巧
(2)掌握动态网站编程技术
(3)掌握网站安全与发布
九、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对于本专业学生除要求取得专科毕业证书之外,还要求取得与专业课程有关的等级证书,在第一学期完成《英语》课程学习后,要求学生通过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并获得相应的证书,要求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后通过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并获得合格证书;在完成每学期的岗位实训后,可参加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相关模块的考试。
计算机高新技术相关模块考试情况一览表
编号 岗位 对应高新技术考试模块
1 信息处理 办公软件应用
2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微机安装与维修
3 网络管理与维护 局域网管理
4 平面制作 图形图像处理
5 网站管理与维护 网站制作
因特网应用
 
十、学术讲座
为了开拓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增强对我国计算机行业现状的认识,更加熟悉和掌握计算机的实践操作技能,计算机专业从第二学期开始,每学期利用四次星期三下午(星期四晚上),邀请从事计算机实践活动的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网络工程师、多媒体应用设计师、计算机辅助设计师等进行理论研究的学者来校进行学术讲座。
序号 内      容 讲课时间 讲课人
1 心理健康知识 每学期利用星期三下午,组织讲座,每期4次。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网络工程师、多媒体应用设计师、计算机辅助设计师
2 形势与政策
3 公共关系学
4 相关法律制度
5 专业讲座
6 辩论与口才
7 健康知识
8 就业专题讲座
9 人际关系与社交礼仪
10 创新能力
十一、成绩考核
改革传统的人才教育培养质量的评价方法,对一些课程除笔试外,还可以采取口试、答辩和现场测试、操作等多种考试形式,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对职业基础课采取常规考试与考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考查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情况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2、对职业技术课程进行理论笔试与技能实践考核,理论测试与实践测试成绩各占50%,并给出综合成绩,重点考查学生掌握知识面的宽度和具备的综合素质情况。
3、对实践教学环节采取结业答辩、上机操作等考核方式,重点考查学生动手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积极推选等级证书制度,要求完成《英语》课程学习后,通过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并获得相应的证书,要求完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后通过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并获得合格证书。在学生毕业前,要求学生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改革教学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的手段。通过上述评价制度和方法,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确保毕业生质量。
十、毕业生考核方法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需完成本专业的规定的学分,毕业前完成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并能达到计算机人员上岗的基本要求,独立进行专业技能操作。毕业生考核要求学生在完成全部课程和给定实践教学环节学习任务之后,联系工作实际,运用计算机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是完成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初步培训的重要步骤,也是每个学生必交的一份书面毕业答卷,成绩合格后方可毕业。
十二、必要说明
本计划仅用于计算机专业三年制中专教学。

Copyright 2020-2024 © 湘潭生物机电学校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9531号-1

地址:湘潭市伍家花园 电话:0731-55880087 技术支持: 湘潭生物机电学校信息组

湘公网安备 43030202001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