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拆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案例 ——喷油嘴故障判断 - 教学科研 - 湘潭生物机电学校

立德树人 精艺图强

学校公众号

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科研
《柴油机拆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案例 ——喷油嘴故障判断 发布时间:2016-03-17      来源:          

一、案例背景
《柴油机拆装与维护》是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柴油发动机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拆装与调试工艺知识、维护保养知识、简单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方法等。柴油机的故障主要分为油路故障、机械故障、电路故障,而油路故障分为低压油路和高压油路故障。学生已经学习了柴油机低压油路故障的排除方法,学生已初步具备简单故障排除能力。
二、案例描述
【任务描述】实习指导教师发动拖拉机,发现发动机动力不足,运转不均匀,排气管冒黑烟,加速时出现敲击声。
【提出问题】1.这种现象是低压油路故障还是高压油路故障?
            2.产生这种现象的故障点在哪里?
学生展开讨论,很快得出第一个答案是高压油路故障;第二个问题学生的答案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喷油泵故障;另一类是喷油嘴故障。两部分学生甚至争得面红耳赤。作为教师先表扬学生这种积极探索的精神,然后叫两个学生上前触摸高压油管脉动情况,学生均回答脉动正常。
【教师总结】根据本次任务的现象,先检查喷油泵是否有脉动,确定故障点位置。脉动正常可确定本任务柴油机的故障点为喷油嘴故障;脉动不正常可确定为喷油泵故障。并画出下图,增强学生的认知。
 

发动机动力不足,排气管冒黑烟
 
脉动正常,喷油嘴故障
 
  脉动不正常,喷油泵故障         
                                  
【提出问题】清拖750拖拉机有四个油缸,因此有四个喷油嘴,怎样确定哪个喷油嘴有故障?
      叫一个学生上前操作,该学生沉默了,无法确定到底哪个油缸出问题。这时我适时提醒学生,“如果喷油嘴没有问题,高压油管内会有油吗?”学生豁然开朗,并拿起工具松开高压油管,看出第二根高压油管不来油,从而确定第二个喷油嘴是故障位置。他最后总结道“只要松开高压油管看是否喷油即可知晓哪个喷油嘴有问题”。
【教师总结】采用“断缸法”判别哪个油缸的喷油嘴出故障。依次松开第一至第四根高压油管看哪根油管不出油从而确定哪个喷油器出故障。总结完成后,指出该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不规范之处,同时自己示范操作,学生们均认真听、看,都积极要求自己上前操作。选出几名代表都能很好的完成“断缸法”的操作步骤。
三、案例反思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挖掘内在潜力,培养创新精神的内在因素。本堂课提出一个任务“柴油机动力不足,冒黑烟故障点的判断”,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亲身感受“喷油泵是否出现脉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使其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自主地接受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教学效果显著。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本节课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上课过程中采用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动学习方式。课程中教师起着指导作用,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动手与学习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本次课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身为教师的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如何操作,而是提醒学生遇到困难的症结所在,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最为关键的在于让学生来总结“断缸法”的操作步骤,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 示范操作是实训教学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可以使学生直观、形象、生动、具体的学习知识,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最易理解和接受。学生就是在不断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中,理解和加深所学知识,逐渐熟悉和掌握各种操作要领。因此,教师在示范演示时动作、手法、姿势一定要准确规范,不要带任何一点不良的习惯动作。示范时速度要快慢适中,使学生看清每一个动作和手势,先作分解动作,再作连贯动作,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模仿。要动作协调,讲清每一个动作的特点、要领和关键,及发生操作不当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培养学生文明规范,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

Copyright 2020-2024 © 湘潭生物机电学校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9531号-1

地址:湘潭市伍家花园 电话:0731-55880087 技术支持: 湘潭生物机电学校信息组

湘公网安备 43030202001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