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教学案例 —写作课上的较量 - 教学科研 - 湘潭生物机电学校

立德树人 精艺图强

学校公众号

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科研
《语文》课程教学案例 —写作课上的较量 发布时间:2016-03-17      来源:          

案例背景:中职语文难教,写作更难,而男生班更是难上加难。十年前上写作课总有几篇佳作,让老师范读,批上几句文从字顺,立意新颖,构思巧妙等赞语,让老师颇为自沾。现在,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先进,学生的写作水平与意识日益降低,问曰则答我是来学专业的,言下之意语文不在学习之列,更有甚者,我初中就没有写过作文了,大有你奈何不了我之势。走进课堂,文房四宝俱全者学生不多。教学同仁想尽各种办法以达任务完成,制作画面精良的ppt课件,配以煽情的音乐,援以成功的案例。日子久了,外甥提灯笼照舅。我不是一个个性化很强的老师,有智慧的思维,灵动的语言,幽默诙谐的表达艺术,心想再硬的石头我也要去焐一下,转辗反侧几日,精心准备了一场攻坚战。终于在他们心口攻陷了一个小缺口。让我的语文写作课不再是自话自演自说,终于有了学习的主体,让课堂成了课堂。
案例描述:那是星期四的三四节课,地点汽修11班,是我的写作课,心想这次不成功便成仁,死马也要做活马医,是为师者的尊严。礼毕后,我开口问道大家为什么对写作不感兴趣?没东西写,那是你太懒,不喜欢阅读,不喜欢收集;写不出几句话,那是你词汇量淡薄不喜欢观察;写出来的话干瘪无力,那是你不注重修辞,不擅长记识。对话过后,学生被我疾言厉色的几句话镇住了,手中与课堂无关的活都停了下来。看到有学习转机,我连忙拿出课前精心准备的一段教学视频,那是我和几位女生坐在校花园中录制的写作采风,要求以花园为描写对象,写一段应景的文字,中间也设置了引导与评价环节,如何写景,写那些景,层次与顺序,立意与构思,自认为是一堂别开生面且成功的教学个案。谁知道学生看完,反应不大,甚有学生说,我们不是女生写这么娘的文字。稍受打击的我,稳住语气说,那好,我们就来顺从男士的天性来写理性的文章。那就写一则通知吧,以六个人一组,以学生会的名义召开期末工作总结会议,三十分钟后每组交一份作品。三十分钟过后,作品陆续交到我的手中,我扬了扬手中的纸张,假若你是学生会主席,你们说这样的通知会议能如期召开吗?地点时间不准确到点,难道人家就要从8点等到12点吗?不作要求带总结材料,难道开会要你望着我我望着你吗?学生被我的反问气势吓到。孩子们,学任何东西在你的人生中都会起到作用,不要轻视,不要骛远,要着实地,学生有了诚服状,趁热打铁,假设你官居高位,服务于省厅,那通知还要注意哪些事项才能成为有效公文。一阵讨论过后,我用条文式写法当场把孩子们讲述的内容整理成一份完整的通知,用ppt播放出来。这时我看到了孩子们的轻松与笑意,脸上不再有冷漠与僵硬。他们第一次收获了写作成就感。
案例反思: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于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说实话,在语文教学岗位上也已经有二十个年头了。见识了太多的墨守成规,见识了太多的矫情造作,在一些课堂上,作秀成为了一种时髦。岁月迁移,自己总觉得跟不上形势,做不到与时俱进。这一次写作事件引发我对教学艺术的思考,认为教学艺术不是用备好的教案去按部就班的完成教学环节,而是在充分掌握教材的前提下,根据学生课堂上的表现,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和重组教学环节。这正像是一位画家,只要胸有丘壑(教学系统),那么无论是条幅还是长卷(具体的教学内容)他都能根据材料(学生的实际表现)自如的进行创作。
这次写作较量是老师与学生,教材与课堂,传统与创新的碰撞,更是与自我的挑战。作为教师,只有对教材备充分了,才能任凭它“八方风来,我自巍然不动”。首先是对教材烂熟于胸,从字词句到文章结构主题手法等等都了然,二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授课内容,确定授课重点,不可能把教师知道的全部在课堂上让学生掌握,只能根据文章的特点和教材的编排选择性的讲授。没有对教材的熟悉,对学生课堂上的精彩表现我们很难因势利导,这样对学生是一种挫伤;如果没有对教材的熟悉,面对学生课堂上的疑问将无言以答,这样对教师一种打击;如果没有对教材的熟悉,面对课堂上节外生枝的问题将无法控制,这对课堂时间是一种浪费。而我,以前正是未能意识到学生的不同而使课堂教学出现了凝滞。备学生,也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功夫。一个班级四十多位学生的学习状况、语文素养是不同的;同一个学生的昨天和今天也是不同的,思想、心态、情绪等一切的心理和身体的状况都可能对学生造成影响;第二,所学内容的不同也可能导致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充分。不同文体、不同语言风格或不同思想倾向的文本都会因学生心理期待等原因有着不同的教学效果。而任何一点的不同都可能影响一节课的教学环节,影响一节课的精致甚至常态。这样,我们可以说,备学生是需要的,但只能在一个大略的层次上做一个大概的估计。
与学生的较量。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和途径。写作课中用什么样的学习形式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都取决于教学目标的要求。改变教学方式,教学应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之上,这里的“平等”绝不是师生之间无条件的平等,而是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观点、人格、情感等,同时又要高于学生,教师始终是首席地位,要引导学生掌握更广泛且更有深度的写作知识,如果教师不加鉴别地肯定学生所有的言论,而不对其进行一定的点评和拔高,学生是很难获得进步的。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并不是要求我们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都要实现该教学目标,而是凭借语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课文内容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具体根据教学内容关注不同的目标,“润物细无声”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最佳教学境界。积极创造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学生的感情一直沉浸其中的方式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动”。                          
传统与创新。任何一种课堂形式(包括电教媒体的运用)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活动手段要防止公式化、程式化,如有的课堂讨论或呆板单一,或信马由缰;有的一节课则完全用鼠标代替粉笔,用录音代替教材等,这样的教学手段冲淡了语文教学丰富多彩的实质内涵的特质,难免有“做秀之嫌”,流于形式
师生关系的融洽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你了,学习积极性高了,教学效果自然就好了。我们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但更不可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只有教师适时介入,或进行必要的点拨归纳,或对文本作适当的拓展,才能将探究引向深入,也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层探究的兴趣,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和正确的观点。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是因为他们有积累更有思想,而最重要的是把从教学实践中来的教学思想再运用到实际中去,形成自己的教学王国。
 
 

Copyright 2020-2024 © 湘潭生物机电学校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9531号-1

地址:湘潭市伍家花园 电话:0731-55880087 技术支持: 湘潭生物机电学校信息组

湘公网安备 43030202001271号